核心提示: 《香港经济日报》专访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,他认为,7月中国经济数据一片惨淡,出口年增长仅1%,沿海企业已到生死存亡时刻。第三季是决定今年出口增长能否完成10%目标的关键3个月,外需萎缩,可开拓新市场。
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 7月份内地经济数据一片惨淡,出口年增长仅1%,远低于市场预期。《香港经济日报》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、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。他认为,内地外贸寒冷彻骨,未来两月仍不乐观,全年10%的出口增长目标可能难以完成。
魏建国表示,沿海企业已到生死存亡时刻,外贸“调结构”应适当让位,中央应尽快启动出口退税及市场开拓两大措施为出口输血。此外,国际经济下滑的趋势远超预计,欧美两大市场同时萎缩,新兴市场国家也出现下滑,令内地出口正面临最困难、最复杂的局面。
魏建国说,第三季是决定今年出口增长能否完成10%目标的关键3个月,但7月出口惨淡,进口同样低迷。“外贸行内话说‘今天的进口就是明天的出口’,现在进口萎靡不振,未来出口就不容乐观,预计8、9两月加起来顺差也不会超过100亿美元。”
他强调,9月份的圣诞定单是全年出口量的最后一道防线,但从当前情况来看,预计9月的接单情况不会太好,全年增长10%的目标达不到的可能非常大,对今年经济“稳增长”的任务也会有很大打击。
中国外贸进入危机时刻,在最困难的时期,当局应尽快出手救助,不能过度依靠市场的“丛林法则”(即弱肉强食)。他说:当前有一种声音,认为危机时刻是倒迫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,中央不易大规模救助。我不这么认为,转型升级要进行,但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,活不下去,转型升级将是空谈,我们宁肯在“调结构”上退让一下,也要先保证出口方面“稳增长”。
外需萎缩,对发达国家出口存在障碍,是开拓新市场的好时机,“以前认为非洲市场不值得要,但今年对非洲出口增长特别厉害,还可以进一步开拓产油国家的市场。”
他说,这时候需要中国驻外使领馆尽量多地提供各国的关税、市场偏好、信誉商户等信息,再由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向外贸企业相应提供,将产品销售出去,“开拓市场和退税,一个是从源头拨开障碍,一个是从后面增加动力,这是政府稳出口的当务之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