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世界经济再度遇“冷”,人们翘首以盼的“回暖复苏”步伐艰难。在全球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,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,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出现了波动。9月12日,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研究确定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8条政策措施。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在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,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决策部署,出台6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具体办法。党和政府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所做的努力,仿佛在寒冷的冬天里,吹来了一股暖风。然而在当前外贸发展极其严峻的形势下,要保证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,保证实现今年外贸稳定增长目标,还必须看清形势、端正认识,牢固树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信心。
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,受经济“寒流”影响,曾以30%增长速度高歌猛进的对外贸易,今年某些月份增速降至2.7%。面对如此大幅度的增速放缓,许多人不寒而栗。不过,在直面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,我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也有不少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。就具体企业来说,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,一批优秀的外贸企业并没有受到此次“寒流”的影响。就我国外贸总体竞争力来说,今年上半年占全球出口近四分之三的30个国家(地区)出口增长3.2%,低于我国6个百分点。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,我国出口产品仍具有较强竞争力,在寒冷的冬天里,我国出口依然保持一定的“热度”,以上这些都是内因。就外因来说,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,无疑会对外贸出口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可以相信,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出台的相关举措,把这些政策贯彻好、落实好,加之我国外贸企业本身的竞争力,就一定可以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。实现全年稳定增长的目标任务,尽管难度很大,但是充满希望,重要的是树立信心,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去争取。
2008年在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,温家宝总理曾说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信心是人们的心态,是战胜困难的勇气。在经济“寒流”面前,信心会给我们带来温暖,传递这种温暖,就是传递克服困难的力量。其实,从哲学层面来思考,“冷”与“暖”是相互依存、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。在某种意义上说,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“冷”与“暖”矛盾运动中前进与发展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每一个寒冷的冬天都在孕育春的到来,没有冬天的寒冷何来春天的温暖?因此,在当前外贸发展极其严峻的新形势下,不能被“寒流”吓倒,试想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嘛?”只要有信心,我们就能渡过难关。眼下外贸企业要主动作为,要在千里冰封的冬天里,寻找拥抱“春天”的机遇。企业要想在经济严冬里生存下来,一味地抱怨客观环境,不会产生任何作用。只有坚定信心、埋头苦干、不折不挠,坚持不懈找暖、借暖、造暖的企业,才有可能最早为自己赢来温暖的春天。《中国国门时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