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200%的深圳,其对外进出口一直是作为经济繁荣的“风向标”。而据市统计局4月18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数据显示,深圳1-2月的对外进出口贸易同比暴增超6成。然而南都记者近日多方走访从业人士获悉,近期对外贸易业务量虽然有一定的增长,但均表示“绝不可能涨这么多”。而南都记者暗访发现,通过“同批货进(保税区),同批货出(保税区)”,利用人民币升值,深港汇率的差价运作,既成为去年下半年热门的“生财之道”,也直接造成了数据的虚假繁荣。对此,南都记者昨日分别联系了深圳海关、深圳市经贸信委等相关部门,至发稿时,两个部门对是否存在着数字虚高、货物空转等不正当现象未予回应。
进出口总额暴增6成
据深圳市统计局网站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深圳前2个月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909 .12亿美元,同比增长61 .5%;其中出口总额达到5 1 0 .7 8亿美元,增幅同比达到56 .2%,进口总额达到398 .74亿美元,同比增长68.8%。
这一暴增的数据不仅迅速拉高了广东省的外贸数据,更令全国的外贸进出口数据有了明显的增长。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,201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8165亿元人民币(折合2891.6亿美元),扣除汇率因素同比(下同)增长37.7%,高出全国增幅24 .3个百分点,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9.7%。“第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,但主要依靠深圳市拉动,部分地市外贸进出口仍表现为下降,整体外贸形势还不容乐观。”广东分署海关人士分析认为,深圳的异常增长不仅仅推高了广东省的贸易数据,也明显拉高了全国的贸易统计。
港口、企业表示国际业务有所增长
而南都记者近日走访了来自港口、物流的企业及行业内人士均表示,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确实有所回暖,尤其是港口物流行业加速回升,但是要暴增6成则是“绝对不可能”。据港口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8 .91万标箱,同比去年增长3.64%。“今年的形势确实好了一些,集装箱来来回回地比以往的单多了,但是要说百分之五六十,打死我也不信。”有在盐田港区工作的人员表示。
深圳海关网站发布的1月份外贸统计数据显示,在一般贸易、来料加工装配贸易、进料加工贸易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这几个主要的贸易方式中,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即保税区的物流货物增长幅度是最明显的,仅在一月份增长幅度就同比增长743.18%,达到168.68亿美元。而一般贸易1月份的出口增幅同比增长了约98%,以近乎一倍的增长速度让人惊讶。这意味着,保税区的物流业务量的增长成为深圳外贸进出口的最为主要的增量。
但据南都记者通过企业、物流行业协会获悉,实质上的增量并没有这么多。深圳某大型物流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表示,公司近年来在进行国际葡萄酒交易平台建设,自去年至今年,感觉业务有非常明显的增长,但无法构成成倍的业务增长,不知道这五六成的增长是从哪里来的。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的物流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则表示,其实现在拖车经常生意清淡,可能五一节单会多一些,但是从来没觉得保税区的物流生意会这么好。
记者暗访
货物同进同出空转赚利率差
从正规的企业得到的反馈信息,业务的增长量基本不可能构成数据猛增的主要因素。南都记者昨日来到福田保税区暗访,并以有一批充电器要运往瑞士为由,与某报关公司进行了交谈,了解了部分货物空转的交易内幕。
有帮企业从事报关业务的某公司主管胡先生对南都记者称“可以帮忙办理货物的出口、报关等一系列手续”。但在南都记者询问,是否可以通过这批货赚钱时,胡先生迟疑了一下,说了一句“你来晚了,现在海关的管束已经收紧了。用这种方式赚钱基本不太可能了。”
原来,货物的同进同出也可以成为“生财之道”。据胡先生介绍,从去年下半年,就有不少人发现,同一批货,只要从香港进入了保税区,放个几天,再从保税区运回香港,就能至少赚取2个点左右的利率差。其原理大致相当于:从香港贷款,到大陆存钱,过一段时间待人民币升值后,可兑换出更多的港币,将兑换出的港币拿去还贷款,还能有多余。只是在对外贸易中,这个“贷款-存钱-还贷款”的过程变成了“买货-存到保税区-卖货运出去”的过程,而且外贸的业务量往往比贷款更大,所以所赚的差额更大。在整个过程中,由于海关查得比较松,一般也按照程序在走,所以风险很小,也能赚钱。
胡先生说,其实像此前媒体报道的“虚报价格”、“空柜子转一圈”就能骗得出口退税的现象早已没有了,因为现在海关对于货柜是否是空的有严格的监管。但他强调说,货物同进同出赚差价,现在知道的人多了,今年海关慢慢从3月份开始查得严了,所以想那样赚钱基本不可能了。
胡先生说去年其实对外进出口形势很糟糕。所以即便有些人在做这种业务,带来了进出口数据的增量,却体现不出来。而且过了半年,“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,一下子(数据上)就明显了。”
内地最大的中小企业外贸服务公司深圳一达通副总经理肖锋认为,这种现象的前提是基于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,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方式比较正常,但其实扰乱了市场,也不利于外贸行业的正常发展,并带来外贸的“虚假繁荣”。
“去年就听说了有这种现象,但是正规的外贸公司、物流公司都不会去做。但是对我们都有影响,因为很多人一下子发现赚钱了,都跑到保税区租仓库、租车,我们想租车运葡萄酒找不到车,而且那些拖车也马上涨价了。”